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
 |  无障碍浏览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官方抖音

《青岛晚报》:李沧法院举办“家庭学堂”讲座

2014年07月22日
作者:吕佼
打印 分享到:

  亲子专家曾说,孩子都是父母的“小天使”,因此孩子从小就认为,自己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是理所当然。可当夫妻关系恶化,这种孩子眼中的“理所当然”就要破裂,对孩子的冲击也是难以想象的。根据李沧法院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的涉少刑事案件中,八成被告人都来自单亲家庭。为了减少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,昨天李沧法院举行第一期“家庭学堂”讲座,30多名已经离异的父母前来旁听。

  现场要求不和另外一半出席

  昨天下午近2时许,李沧法院四楼大法庭内已经坐了不少前来旁听的人,旁听者除了社区、法律服务所等从事婚姻家庭类调解的工作人员之外,还有今年上半年已经离异的夫妻。少审庭法官赵月婷告诉记者,前期准备时,他们调出部分上半年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案件,通过电话与孩子父母联系。 “最终有30多对同意来,不过电话中不少人都要求,不想与另外一半一起来。”对于选择这部分离婚父母作为旁听者,法院也有诸多考虑。 “父母离异之后,孩子的问题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才显现,而这次旁听的家长中,还没有太多人面临类似的问题,因此让他们通过讲座提前了解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状况,可提早应对。 ”

  下午2时30分讲座开始后,有的家长拿出纸笔一点点记录,还有一名母亲带着孩子来旁听,有的离异夫妻因工作忙无法前来,就让家中老人过来听。

  问题瞒离婚孩子觉得被抛弃

  中科院心理研究博士生刘杰是这次讲座的主讲人。据她介绍,平时找她咨询或寻求帮助的不少都是和单亲家庭有关。 “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伴随很多问题,比如厌学、早恋、抑郁、强迫症等,而且多数和父母关系不好。 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,原因在于父母离异后,对孩子的冲击太大,孩子难以接受这一事实。“不少父母离婚时瞒着孩子,觉得孩子不能理解,但这样的隐瞒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,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,使孩子感到可能会随时被抛弃。 ”

  刘杰告诉记者,不管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,父母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情绪中无法自拔,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甚至将这些情绪倾吐给孩子,还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当成报复工具,发泄对另一半的不满。“父母把情感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,促使他们过早处理成人的问题,但孩子毕竟年龄还小,无法承担,这容易促使孩子早熟。 ”

  解决父母离异换方式爱孩子

  对于如何解决单亲家庭中孩子的问题,刘杰建议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,同时父母要重视孩子,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。 “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引导,父母更多的是一种陪伴。 ”一些成人在离婚后会组建新的家庭,但不能要求新的另一半完全取代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的位置。 “父母做不到的事情,不要过分期待孩子能做到,要用积极的一面去影响孩子。 ”

  整个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,在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冥想。整个法庭内突然变得很安静,音响里慢慢飘出舒缓的音乐,刘杰让全部旁听者闭上眼睛。 “现在想想你们孩子小的时候,你们带着他一起玩,一起闹……”刘杰用轻柔的声音引导着父母感受对孩子的美好感觉,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,但不少父母已泪流满面。

  新闻延伸 父母离婚要让孩子说话

  李沧法院少审庭庭长肖立田介绍,1至7月,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共有182件,其中大部分都是婚姻家庭类纠纷,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共10件,其中8起案件被告人都是单亲家庭。“照顾孩子的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看孩子,而另一方有了新的家庭,对孩子也照顾不够,使得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。”肖立田说。肖立田还提到,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婚姻家庭类案件审理时,往往没有未成年人自己的想法。 “我们计划实施诉讼监护人制度,父母离婚时,关工委、社区街道等工作人员会找孩子了解情况,听听孩子对父母离婚的看法,孩子的想法我们会纳入考虑范围之内。 ”

  相关案例 父母离婚女儿闹法庭

  王某和丈夫丁某因为感情破裂到法院离婚,离婚前王某经常在上高中的女儿面前数落丈夫,同时无意间提到几天之后她要和丈夫在法院打离婚官司。离婚当天王某和丁某到法庭,正在案件审理期间,女儿突然出现在法庭,看到父母后情绪一下子失控了,对着两人说“你们如果离婚,我就马上自杀”。原来为了阻止父母离婚,女儿悄悄从学校溜了出来,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想保护完整的家庭。法院中止了审理,要求两人先回去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
  ——本文载于2014年7月19日《青岛晚报》第六版

《青岛晚报》:李沧法院举办“家庭学堂”讲座

来源:
2014年07月22日

  亲子专家曾说,孩子都是父母的“小天使”,因此孩子从小就认为,自己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是理所当然。可当夫妻关系恶化,这种孩子眼中的“理所当然”就要破裂,对孩子的冲击也是难以想象的。根据李沧法院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的涉少刑事案件中,八成被告人都来自单亲家庭。为了减少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,昨天李沧法院举行第一期“家庭学堂”讲座,30多名已经离异的父母前来旁听。

  现场要求不和另外一半出席

  昨天下午近2时许,李沧法院四楼大法庭内已经坐了不少前来旁听的人,旁听者除了社区、法律服务所等从事婚姻家庭类调解的工作人员之外,还有今年上半年已经离异的夫妻。少审庭法官赵月婷告诉记者,前期准备时,他们调出部分上半年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案件,通过电话与孩子父母联系。 “最终有30多对同意来,不过电话中不少人都要求,不想与另外一半一起来。”对于选择这部分离婚父母作为旁听者,法院也有诸多考虑。 “父母离异之后,孩子的问题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才显现,而这次旁听的家长中,还没有太多人面临类似的问题,因此让他们通过讲座提前了解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状况,可提早应对。 ”

  下午2时30分讲座开始后,有的家长拿出纸笔一点点记录,还有一名母亲带着孩子来旁听,有的离异夫妻因工作忙无法前来,就让家中老人过来听。

  问题瞒离婚孩子觉得被抛弃

  中科院心理研究博士生刘杰是这次讲座的主讲人。据她介绍,平时找她咨询或寻求帮助的不少都是和单亲家庭有关。 “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伴随很多问题,比如厌学、早恋、抑郁、强迫症等,而且多数和父母关系不好。 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,原因在于父母离异后,对孩子的冲击太大,孩子难以接受这一事实。“不少父母离婚时瞒着孩子,觉得孩子不能理解,但这样的隐瞒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,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,使孩子感到可能会随时被抛弃。 ”

  刘杰告诉记者,不管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,父母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情绪中无法自拔,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甚至将这些情绪倾吐给孩子,还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当成报复工具,发泄对另一半的不满。“父母把情感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,促使他们过早处理成人的问题,但孩子毕竟年龄还小,无法承担,这容易促使孩子早熟。 ”

  解决父母离异换方式爱孩子

  对于如何解决单亲家庭中孩子的问题,刘杰建议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,同时父母要重视孩子,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。 “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引导,父母更多的是一种陪伴。 ”一些成人在离婚后会组建新的家庭,但不能要求新的另一半完全取代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的位置。 “父母做不到的事情,不要过分期待孩子能做到,要用积极的一面去影响孩子。 ”

  整个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,在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冥想。整个法庭内突然变得很安静,音响里慢慢飘出舒缓的音乐,刘杰让全部旁听者闭上眼睛。 “现在想想你们孩子小的时候,你们带着他一起玩,一起闹……”刘杰用轻柔的声音引导着父母感受对孩子的美好感觉,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,但不少父母已泪流满面。

  新闻延伸 父母离婚要让孩子说话

  李沧法院少审庭庭长肖立田介绍,1至7月,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共有182件,其中大部分都是婚姻家庭类纠纷,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共10件,其中8起案件被告人都是单亲家庭。“照顾孩子的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看孩子,而另一方有了新的家庭,对孩子也照顾不够,使得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。”肖立田说。肖立田还提到,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婚姻家庭类案件审理时,往往没有未成年人自己的想法。 “我们计划实施诉讼监护人制度,父母离婚时,关工委、社区街道等工作人员会找孩子了解情况,听听孩子对父母离婚的看法,孩子的想法我们会纳入考虑范围之内。 ”

  相关案例 父母离婚女儿闹法庭

  王某和丈夫丁某因为感情破裂到法院离婚,离婚前王某经常在上高中的女儿面前数落丈夫,同时无意间提到几天之后她要和丈夫在法院打离婚官司。离婚当天王某和丁某到法庭,正在案件审理期间,女儿突然出现在法庭,看到父母后情绪一下子失控了,对着两人说“你们如果离婚,我就马上自杀”。原来为了阻止父母离婚,女儿悄悄从学校溜了出来,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想保护完整的家庭。法院中止了审理,要求两人先回去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
  ——本文载于2014年7月19日《青岛晚报》第六版

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

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'S COURT

《青岛晚报》:李沧法院举办“家庭学堂”讲座

2014年07月22日
作者:吕佼
打印 分享到:

  亲子专家曾说,孩子都是父母的“小天使”,因此孩子从小就认为,自己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是理所当然。可当夫妻关系恶化,这种孩子眼中的“理所当然”就要破裂,对孩子的冲击也是难以想象的。根据李沧法院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的涉少刑事案件中,八成被告人都来自单亲家庭。为了减少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,昨天李沧法院举行第一期“家庭学堂”讲座,30多名已经离异的父母前来旁听。

  现场要求不和另外一半出席

  昨天下午近2时许,李沧法院四楼大法庭内已经坐了不少前来旁听的人,旁听者除了社区、法律服务所等从事婚姻家庭类调解的工作人员之外,还有今年上半年已经离异的夫妻。少审庭法官赵月婷告诉记者,前期准备时,他们调出部分上半年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案件,通过电话与孩子父母联系。 “最终有30多对同意来,不过电话中不少人都要求,不想与另外一半一起来。”对于选择这部分离婚父母作为旁听者,法院也有诸多考虑。 “父母离异之后,孩子的问题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才显现,而这次旁听的家长中,还没有太多人面临类似的问题,因此让他们通过讲座提前了解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状况,可提早应对。 ”

  下午2时30分讲座开始后,有的家长拿出纸笔一点点记录,还有一名母亲带着孩子来旁听,有的离异夫妻因工作忙无法前来,就让家中老人过来听。

  问题瞒离婚孩子觉得被抛弃

  中科院心理研究博士生刘杰是这次讲座的主讲人。据她介绍,平时找她咨询或寻求帮助的不少都是和单亲家庭有关。 “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伴随很多问题,比如厌学、早恋、抑郁、强迫症等,而且多数和父母关系不好。 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,原因在于父母离异后,对孩子的冲击太大,孩子难以接受这一事实。“不少父母离婚时瞒着孩子,觉得孩子不能理解,但这样的隐瞒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,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,使孩子感到可能会随时被抛弃。 ”

  刘杰告诉记者,不管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,父母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情绪中无法自拔,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甚至将这些情绪倾吐给孩子,还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当成报复工具,发泄对另一半的不满。“父母把情感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,促使他们过早处理成人的问题,但孩子毕竟年龄还小,无法承担,这容易促使孩子早熟。 ”

  解决父母离异换方式爱孩子

  对于如何解决单亲家庭中孩子的问题,刘杰建议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,同时父母要重视孩子,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。 “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引导,父母更多的是一种陪伴。 ”一些成人在离婚后会组建新的家庭,但不能要求新的另一半完全取代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的位置。 “父母做不到的事情,不要过分期待孩子能做到,要用积极的一面去影响孩子。 ”

  整个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,在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冥想。整个法庭内突然变得很安静,音响里慢慢飘出舒缓的音乐,刘杰让全部旁听者闭上眼睛。 “现在想想你们孩子小的时候,你们带着他一起玩,一起闹……”刘杰用轻柔的声音引导着父母感受对孩子的美好感觉,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,但不少父母已泪流满面。

  新闻延伸 父母离婚要让孩子说话

  李沧法院少审庭庭长肖立田介绍,1至7月,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共有182件,其中大部分都是婚姻家庭类纠纷,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共10件,其中8起案件被告人都是单亲家庭。“照顾孩子的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看孩子,而另一方有了新的家庭,对孩子也照顾不够,使得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。”肖立田说。肖立田还提到,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婚姻家庭类案件审理时,往往没有未成年人自己的想法。 “我们计划实施诉讼监护人制度,父母离婚时,关工委、社区街道等工作人员会找孩子了解情况,听听孩子对父母离婚的看法,孩子的想法我们会纳入考虑范围之内。 ”

  相关案例 父母离婚女儿闹法庭

  王某和丈夫丁某因为感情破裂到法院离婚,离婚前王某经常在上高中的女儿面前数落丈夫,同时无意间提到几天之后她要和丈夫在法院打离婚官司。离婚当天王某和丁某到法庭,正在案件审理期间,女儿突然出现在法庭,看到父母后情绪一下子失控了,对着两人说“你们如果离婚,我就马上自杀”。原来为了阻止父母离婚,女儿悄悄从学校溜了出来,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想保护完整的家庭。法院中止了审理,要求两人先回去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
  ——本文载于2014年7月19日《青岛晚报》第六版

《青岛晚报》:李沧法院举办“家庭学堂”讲座

来源:
2014年07月22日

  亲子专家曾说,孩子都是父母的“小天使”,因此孩子从小就认为,自己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是理所当然。可当夫妻关系恶化,这种孩子眼中的“理所当然”就要破裂,对孩子的冲击也是难以想象的。根据李沧法院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的涉少刑事案件中,八成被告人都来自单亲家庭。为了减少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,昨天李沧法院举行第一期“家庭学堂”讲座,30多名已经离异的父母前来旁听。

  现场要求不和另外一半出席

  昨天下午近2时许,李沧法院四楼大法庭内已经坐了不少前来旁听的人,旁听者除了社区、法律服务所等从事婚姻家庭类调解的工作人员之外,还有今年上半年已经离异的夫妻。少审庭法官赵月婷告诉记者,前期准备时,他们调出部分上半年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案件,通过电话与孩子父母联系。 “最终有30多对同意来,不过电话中不少人都要求,不想与另外一半一起来。”对于选择这部分离婚父母作为旁听者,法院也有诸多考虑。 “父母离异之后,孩子的问题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才显现,而这次旁听的家长中,还没有太多人面临类似的问题,因此让他们通过讲座提前了解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状况,可提早应对。 ”

  下午2时30分讲座开始后,有的家长拿出纸笔一点点记录,还有一名母亲带着孩子来旁听,有的离异夫妻因工作忙无法前来,就让家中老人过来听。

  问题瞒离婚孩子觉得被抛弃

  中科院心理研究博士生刘杰是这次讲座的主讲人。据她介绍,平时找她咨询或寻求帮助的不少都是和单亲家庭有关。 “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伴随很多问题,比如厌学、早恋、抑郁、强迫症等,而且多数和父母关系不好。 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,原因在于父母离异后,对孩子的冲击太大,孩子难以接受这一事实。“不少父母离婚时瞒着孩子,觉得孩子不能理解,但这样的隐瞒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,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,使孩子感到可能会随时被抛弃。 ”

  刘杰告诉记者,不管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,父母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情绪中无法自拔,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甚至将这些情绪倾吐给孩子,还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当成报复工具,发泄对另一半的不满。“父母把情感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,促使他们过早处理成人的问题,但孩子毕竟年龄还小,无法承担,这容易促使孩子早熟。 ”

  解决父母离异换方式爱孩子

  对于如何解决单亲家庭中孩子的问题,刘杰建议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,同时父母要重视孩子,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。 “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引导,父母更多的是一种陪伴。 ”一些成人在离婚后会组建新的家庭,但不能要求新的另一半完全取代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的位置。 “父母做不到的事情,不要过分期待孩子能做到,要用积极的一面去影响孩子。 ”

  整个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,在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冥想。整个法庭内突然变得很安静,音响里慢慢飘出舒缓的音乐,刘杰让全部旁听者闭上眼睛。 “现在想想你们孩子小的时候,你们带着他一起玩,一起闹……”刘杰用轻柔的声音引导着父母感受对孩子的美好感觉,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,但不少父母已泪流满面。

  新闻延伸 父母离婚要让孩子说话

  李沧法院少审庭庭长肖立田介绍,1至7月,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共有182件,其中大部分都是婚姻家庭类纠纷,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共10件,其中8起案件被告人都是单亲家庭。“照顾孩子的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看孩子,而另一方有了新的家庭,对孩子也照顾不够,使得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。”肖立田说。肖立田还提到,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婚姻家庭类案件审理时,往往没有未成年人自己的想法。 “我们计划实施诉讼监护人制度,父母离婚时,关工委、社区街道等工作人员会找孩子了解情况,听听孩子对父母离婚的看法,孩子的想法我们会纳入考虑范围之内。 ”

  相关案例 父母离婚女儿闹法庭

  王某和丈夫丁某因为感情破裂到法院离婚,离婚前王某经常在上高中的女儿面前数落丈夫,同时无意间提到几天之后她要和丈夫在法院打离婚官司。离婚当天王某和丁某到法庭,正在案件审理期间,女儿突然出现在法庭,看到父母后情绪一下子失控了,对着两人说“你们如果离婚,我就马上自杀”。原来为了阻止父母离婚,女儿悄悄从学校溜了出来,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想保护完整的家庭。法院中止了审理,要求两人先回去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
  ——本文载于2014年7月19日《青岛晚报》第六版